HI,欢迎访问南川智慧园区服务平台! 申请入驻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政策快报
服务热线:400-008-2859
服务平台首页>公告列表>公告详情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3-17 09:03 发布单位: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渝人社办〔2022〕46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市级有关单位人事部门,各职业院校,各大中型企业,有关单位:

    现将《2022年重庆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22年3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重庆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要点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和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工作以及对重庆所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就业保就业,大力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围绕“体系建设年”主题,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竞赛、技能评价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加快培养“铺天盖地”的技能人才队伍,持续推动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打造技能强市和中西部技能人才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一、围绕“双能”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推动“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以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新建高技能人才国际合作先导区1个、“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2个、“巴渝工匠”创新发展聚集区4个,新建“智能+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市级孵化空间10个,支持区县建立本级“智能+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空间10个,探索“1+3+N”平台体系,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互促发展。全年新增技能人才20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6万人以上、数字技能人才5万人以上。全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比例达到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5%。

    2.做大做强做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平台体系。强化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平台作用发挥,开展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绩效评估,优化行业、区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布局。全面清理评估各类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效果,新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国家级基地3个、市级基地8个;新建技能大师国家级工作室5个、市级首席工作室15个、市级工作室30个;制定“巴渝工匠”乡村振兴计划,探索建立“巴渝工匠”市级乡村驿站20个。推动每个区县至少新建本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个、乡村驿站2个。

    3.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健全技能人才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增强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做好第十六届全国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的中华技能大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以及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的评选推荐,评选第四批重庆英才·高技能领军人才30名。加大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发展力度和广度,力争18个领域全面贯通,指导区县大力推进两类人才发展贯通工作。指导区县建立地方特色高技能人才品牌。

    二、对接“产业”促进技工教育改革发展

    4.出台《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实施方案》,推动《重庆市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落实,全面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技工院校加强党组织建设,完善岗位设置、公开招聘、教师职称、绩效工资、财政投入等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修订完善技工院校管理制度,设立技工教育教学教研机构,优化设置管理,开展技工院校达标行动,完善晋级和退出机制。健全技工院校发展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立技工院校督导员队伍,开展教材管理专项行动。健全技工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创建5所左右技工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优秀院校。

    5.实施提质培优计划,新建1所技师学院、筹设或建成2所高级技工院校,支持区县人力社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直接举办或参与举办技工院校,优化结构布局。支持技工院校设立职业训练院,争取第二轮国家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深化校企合作,启动优质技工院校和优质专业建设,推进技工教育集团建设,新建30个以上新兴专业、15个以上精品特色专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振兴相关专业。

    6.扩大招生规模,年招生人数达到3.8万人以上。发挥技工院校职业培训主力军作用,引导技工院校普遍设立企业培训工作站,大力开展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探索建立面向企业职工开放技工院校一年以上非全日制学籍注册通道。拓展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通道,评选100名优秀学生毕业生、30名优秀毕业生干部,选树100名创业之星。督促指导区县人力社保部门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和学校主体责任,完善疫情防控“三案九制”和校级“三级责任制”,确保安全和疫情防控责任问题“零”发生。

    7.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启动3个市级技工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研修基地建设,评选技工教育特色课程思政教育市级案例3个以上。建立2-3个技工院校师资人才库,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体化师资研修基地,持续开展“专家带专业·大师带教师”活动,评选10名“技教名师”,举办全市技工院校运动会。在符合条件技师学院创建博士后工作站。组织开展全市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积极备战第三届全国大赛。健全川渝技工教育定期会商机制,互派一批校级领导、专业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双向学习交流、挂职锻炼。

    三、突出“品牌”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档

    8.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以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政府补贴培训为有益补充,推动培训政策从“三年行动”向“五年规划”平稳衔接。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职业技能培训集团(联盟),重点培育20个职业技能培训品牌。支持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全面加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开发培训标准100个以上。依托重庆智能就业培训平台建立全市职业培训机构统一招生、项目发布平台。支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规范发展,做好年度检查和办学评估,强化综合监管。

    9.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30万人次,重点围绕全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链开展培训。健全完善揭榜挂帅项目制培训机制,开展急需紧缺工种培训1万人次左右。突出就业导向,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两后生、失业人员、脱贫人口、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训2万名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深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支持14个重点区县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持续做好新职业培训标准、考核标准开发工作,建设30个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培训新职业从业人员1万人次以上。

    10.加强和规范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和培训过程管理。依托重庆智能就业培训平台建立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库、培训教材库和数字资源库,开发优质线上培训课程包500套,加强通用职业素质培训教材的统一使用。探索推进川渝合作职业培训师师资资格备案制试点工作。培养1000名左右新职业培训师资。探索试点开展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依托电子社保卡,广泛开展电子培训券使用,试点职业培训缴费和结算服务。严格落实“凡补必进、不进不补”和远程监控、过程留痕等系列监管措施,确保培训资金安全。

    四、转化“成果”发挥技能竞赛带动作用

    11.落实《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和奖励补助办法》,加强职业技能竞赛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以“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龙头,以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巴渝工匠”杯系列竞赛和川渝技能竞赛等专项赛为主体,以企业和院校技能练兵比武为基础的全域化竞赛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培、以赛促评、以赛促建。

    12.加强竞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职业竞赛人才培养“十六个一”工程和“青苗培养”、“梯队建设”计划,探索建立一批职业技能竞赛专家工作站。建好用好23个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全项目建立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市级集训基地,建立推广“世赛国赛班”机制,着力培养大批技能竞赛种子选手以及优秀专家教练、场地经理和技术翻译等保障人才。组织开展全市竞赛集训基地补助资金专项审计。

    13.推广使用全市职业技能竞赛信息管理服务“渝赛宝”平台,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全项目研究开发职业技能竞赛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系统。全力备战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力争重庆培养选手在上海世界技能大赛获得金牌数、奖牌数双双位居全国前列、西部领先。高质量筹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高水平承办第三届全国火锅、面条技能大赛,高标准举办“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巴渝工匠”杯市内系列技能竞赛。认真组织参加全国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大赛和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力争取得佳绩。

    14.发挥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重庆)研修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技能研究院作用,开展各类研究研修50项以上,转化竞赛成果20项以上。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标准化建设,开发技能教学培训包,定期组织开展竞赛选手专场招聘活动。持续构建技能竞赛市场运营体系,运用“技能+市场”手段,变竞赛金牌为技能品牌。

    五、夯实“基础”推进技能评价提质扩面

    15.继续实施企业职工“人人持证”工程,加大政策宣传,鼓励发动更多企业申请备案为评价机构,力争总量达到200家,企业技术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现全覆盖。指导相关企业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川渝两地备案企业评价机构技术评估结果互认机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备案为评价机构,实现全市技工院校评价机构“应备尽备”。推动全市职业技能鉴定评价机构总量达到500家,全年开展技能人才评价30万人次,其中职业资格评价和技能等级认定20万人次,专项职业能力考核10万人次。

    16.建立健全评价监管体系,开展评价机构评估工作。制定出台考评员、质量督导员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评价机构及考评员、质量督导员、管理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开展线上线下双轨并行认证方式,认证考评员2000人次、质量督导员300人次,加强评价机构管理人员培训,选树一批优秀考评员、质量督导员。

    17.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评价促进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的作用,出台职业技能鉴定评价补贴政策,对获取证书的重点就业群体给予一定标准的鉴定评价补贴。聚焦社会需求量大职业(工种)以及新职业,大力加强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建设。持续做好专项职业能力的征集、论证、评审、报备,开发15个新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系统功能,促进技能人才评价信息化提档升级。加强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引进、推广、运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内机构组织开展相关国外职业资格认证等活动。

    六、聚集“合力”助力构建技能型社会

    18.充分发挥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作用,加强重庆市高技能人才研究中心建设,探索建立“巴渝工匠”高技能人才发展基金,发布高技能人才热力地图以及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薪酬调查、创新创业指数。积极推动技能人才企业薪酬分配指引落地,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和岗位晋升制度,鼓励技能人才参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聚焦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技工院校改革发展、职业培训提质增效、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技能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阵地,打造宣传矩阵,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技能故事,切实提升技能人才工作影响力,促进提高技能人才政治、经济和社会待遇。

    19.夯实基层基础,鼓励支持区县建立职业能力指导服务中心,推动基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工教育日常管理、鉴定评价管理服务、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提档见效。开展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评估,建立健全技能人才信息库,挖掘技能人才数据资源价值。指导区县在有条件的园区、镇街、村社等,因地制宜建立高技能人才联络服务站点。指导区县依托技工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建立“技能训练营”或组织技能训练活动。加强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指导区县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制度,组建成立重庆市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分会。

    20.深化技能人才品牌活动,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发展论坛2022·数字技能人才、“最美巴渝工匠”选树、7·15世界青年技能日、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报告等主题活动,指导区县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技能行、青年技能营、创新创业成果展以及技能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系列活动。加强“一带一路”“中新”等国际合作、“渝港澳”“鲁渝”等地区合作,加大技能援藏、援疆力度,积极助力构建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附件下载:

1.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