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09:14:34 阅读量:88
四处乱贴的小广告,随处可见的垃圾,时常传来的谩骂声,杂乱无章的旅店招牌……几年过去了,重庆市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党委书记杨勇依然清晰记得刚到社区工作时的情景。而如今,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干净整洁,居民生活舒心。
灌坝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属于典型的老旧无物业管理社区,人口流动大,人员构成复杂,矛盾纠纷多,社会治理难度大。多年来,尽管街道、社区为此想尽了办法,但收效甚微。
“啃下这块硬骨头,还得依靠党建引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远雯介绍,近年来,东城街道围绕城市基层党建“五联五进”的工作目标,将社区治理纳入城市党建工作重点,联动区级有关部门现场调研策划,推动灌坝社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党群互助小家”
“我们社区人员复杂、矛盾较多,解决问题就像‘打地鼠’,制住了这个,又冒出了那个。所以必须要充分发动群众,让居民来解决居民之间的事。”杨勇坦言。
于是,灌坝社区建起了一个个“党群互助小家”,“党群互助小家”联合各方开展党小组活动,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用志愿服务激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奋进的精神。
近年来,灌坝社区共建立270个“党群互助小家”,实现每个小区每层楼至少有一名志愿者,最终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各支部组织实施、各党小组具体推进”的“党群互助小家”网格体系。
“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在我生病的时候陪伴在我身边。”在居民杨显强的心里,“党群互助小家”就是他的第二个家。杨显强家住黄金海岸小区,前段时间患病住院,志愿者发动社区群众为他捐款,并轮流到医院照顾他。“大家都是邻里乡亲,当然要‘一家有难,八家支援’。”62岁的志愿者张明英说。
居民互帮互助的事例,在灌坝社区并不鲜见。社区实行志愿者服务时长兑换机制,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在大家在物质上都不缺,大家更看重的是上小区红榜受到表扬,当大家看到榜单上有自己的名字时都很自豪。”杨勇说。
目前,拥有两万多人的灌坝社区,注册志愿者已达6400多人,他们忙着文明劝导、调解纷争、治安巡逻、互帮互助等等,每年解决邻里纠纷数百起,原本怨气多、环境差的社区现已成为“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
推动“抱团”发展
黄金海岸小区毗邻南川客运东站,小区里开设的大小旅馆有40多家,但其中三分之一是未办理经营手续的“黑旅馆”,成为部分涉黄涉赌案件滋生的土壤。
今年初,在灌坝社区召开的两次党建联席会上,参加会议的区级部门一起梳理了小区党建存在的薄弱环节:居民自治工作缺乏骨干力量,在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
于是,黄金海岸党支部决定,按照打造“齐合家苑”城市民宿的工作思路,通过宾馆业互助,业主互动,将黄金海岸“党群互助小家”提档升级,优化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设诚信特色家园。
“以前我们这里宾馆秩序混乱,时常出现偷盗现象。”小区“党群互助小家”志愿者、宾馆老板李世东说,“但现在好了,通过党建引领,成立旅馆业联盟公司‘齐合家苑’,将南川地方特色融入其中,并由小区党支部书记李同国担任公司董事长,对小区旅馆业进行统一管理。”
如今,灌坝社区已将“党群互助小家”融入旅馆业管理和平安建设。“‘党群互助小家’活动的开展,促使旅馆行业‘抱团’发展,40多家业主达成一致意见,‘齐合家苑’正常运行后,文明经营、守法经营、并进行相互监督。”李同国说。
“相信整治后的小区,将打造出一张南川城市新名片。”李远雯说道。在各部门的统筹协调下,“齐合家苑”正在结合创文创卫,合理设置店招牌,将宾馆旅店按民宿进行设计重新装修。
携手平息“火药桶”
“对于有些问题,仅凭社区无法解决,必须通过基层党建,联合驻社区的区级部门单位,整合基层党组织、党员等力量资源,联动协调。”杨勇说。
灌坝社区通过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地位、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与驻区单位开展项目合作等措施,推动社区党建不断走向深入。
如今,灌坝社区已经建立健全“社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群互助小家”的党建网格体系,党员在“党群互助小家”中做党建指导员、组长或骨干成员。
金山丽苑是灌坝社区规模最大、居民人数最多的小区,因历史原因,这里矛盾丛生、信访不断,成为灌坝社区的“火药桶”。小区高龄老人李某就因邻里矛盾多次上访,久而未决。入驻社区党员申川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得知老人独居,一直担心楼上养花浇水会渗漏到自己家,侵犯到自己的权益。
“老人年纪大了,为了让她放心,我们只有与她交心,慢慢地开导她。”申川说,经过多次上门谈心,多次组织调解,两家终于达成和解,和和气气地坐在一起签订了《好邻居和谐协议》,约定如有漏水等情况,楼上将负责解决所有问题。李某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基层党建的核心力量在于党员,入驻单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了,社区居民也得到了实惠,昔日的‘火药桶’就此平息。”李远雯说。